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开源、开放的产业生态不断自我优化,充分发挥基础共性、伦理、安全隐私等方面标准的引领作用,指导人工智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的制修订和协调配套,形成标准引领人工智能产业全面规范化发展的新格局。
我国拥有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规模已经超过51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超过2600家。
专家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5G、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场景不断丰富,而目前人工智能产业标准明显滞后于技术发展,行业发展面临技术研发标准不一、低端同质化恶性竞争,以及法律、伦理等深层次的问题,亟待完善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指南》提出,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市场驱动,急用先行,跨界融合,协同推进,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原则,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建立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加强标准顶层设计与宏观指导;加快创新技术和应用向标准转化,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深度融合;注重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机器人、车联网等相关标准体系的协调配套;深化人工智能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国际国内标准协同性,充分发挥标准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指南》分两个阶段提出建设目标: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指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伦理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的预研工作;到2023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建设思路主要分为人工智能标准体系结构和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框架两部分。前者包括“A基础共性”“B支撑技术与产品”“C基础软硬件平台”“D关键通用技术”“E关键领域技术”“F产品与服务”“G行业应用”“H安全/伦理”等8个章节。后者主要由基础共性、支撑技术与产品、基础软硬件平台、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产品与服务、行业应用、安全/伦理等8个方面组成。
建设内容则分为基础共性标准、支撑技术与产品标准、基础软硬件平台标准、关键通用技术标准、关键领域技术标准、产品与服务标准、安全/伦理标准、行业应用标准等8个部分。
其中,基础共性标准主要针对人工智能基础进行规范,包括术语、参考架构、测试评估等;支撑技术与产品标准主要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智能传感器、数据存储及传输设备等部分;基础软硬件平台标准主要包括智能芯片、系统软件、开发框架等部分;关键通用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类脑智能计算、量子智能计算、模式识别等部分;关键领域技术标准主要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生物特征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机交互等部分;产品与服务标准包括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工具、智能终端、智能服务等部分;安全/伦理标准包括人工智能领域的安全与隐私保护、伦理等部分。
此外,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态势,《指南》确定人工智能标准化重点行业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制造、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商务、智能能源、智能物流、智能金融、智能家居、智能政务、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能环保、智能法庭、智能游戏等。
《指南》还强调,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具有跨行业、跨专业、跨领域、多应用场景的特点,不同行业的侧重点不同。在标准规划研究过程中,应以市场驱动为主,行业引导、政府支持相结合,立足行业需求,兼顾技术迭代体系建设。
来源:机电商报